心理咨询是否有用?为什么要成为一名拿爱发电的心理咨询师?心理咨询中,如何看待中西方的文化差异?门槛这么高,如何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?一起听听大咖怎么说吧!引言最近听了一门课《中德班15位大咖自我发展和个案实战履历》,也跟群内的小同伴推荐过。课程请了心理咨询行业内的15位大咖,先容了他们几十年的自我发展体会和个案履历。
15位大咖划分是:赵旭东、张海音、刘天君、杜亚松、刘丹、唐登华、李晓驷、仇剑崟、张天布、李孟潮、邹政、徐勇、徐钧、薛伟、施琪嘉。听完之后收获颇丰,所以想跟分享一下学到的工具,详细包罗:心理咨询的作用、职业念头、认识自己、咨访关系、中西方差异、发展建议,以及推荐书籍。
并不是推荐课程的软文,请放心,哈哈。01.心理咨询的作用心理咨询或治疗方法有几百种,而且每年都有新的方法降生,也有旧的方法消逝。总体来说,心理咨询或治疗的代表性门户包罗:精神分析、行为疗法、认知治疗、人本主义来访者中心疗法、家庭治疗、团体治疗等。
各门户内部又发生了许多差别的治疗方法。精神分析门户下又包罗:客体关系、自体心理学、自我心理学等取向。认知行为门户下也包罗:以正念为基础的认知行为治疗、图式治疗(schema therapy)、行为激活等。
那么,这么多门户、方法,到底哪个有作用?是什么在起作用?有研究讲明,虽然各门户接纳的方法不尽相同,但治疗效果,并没有本质的区别。研究证明心理治疗可以改变大脑神经回路。认知行为治疗和药物治疗比力实验证明,20次认知行为治疗后,大脑的眶额回和尾核等结构的核糖代谢率在下降。
这说明它们的活跃水平降低了,而这些大脑部位与强迫症病人的过分担忧有关。由此可见,通过认知行为治疗确实能够改变大脑神经回路和代谢回路。许多研究证明,心理治疗可以弱化已往不宁静的神经回路,资助来访者在大脑中生长出具有适应性的神经回路。
徐勇老师在谈“心理治疗为什么可以资助来访者”时提到:心理治疗中很重要的基本条件是治疗同盟。治疗师必须有能力让来访者感应宁静,而且让来访者充实信任治疗师,同时在情感上协调一致,做到共情。不管哪种治疗方法,都要让来访者获得新的履历和体验,这种体验在精神动力学中被叫做矫正性情绪体验。
02.职业念头经常听人吐槽,心理咨询师行业,是典型的“三高一低”行业,是一个拿爱发电的行业。所谓“三高”是指门槛高、投入高、风险高,而“一低”是指回报低。1)门槛高2017年国家取消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。
造就一名精神分析师,要7年。就算已经成为精神分析师,个案量不到3000小时,都算新手。
前十年,基本都是入行初期。2)投入高造就一个精神分析师至少要70万。
读个MAP(应用心理学硕士),平均每年学费10万,还要到场其他培训,也要花钱。入行后也要接受督导,做小我私家体验。3)风险高把来访者咨询坏了。与来访者发生情感。
延长来访者的病情。4)回报低咨询师可看作,计时工或计件工,大多数咨询师收入低,钱景不清朗。
事情辛苦,头发白的很快。挑战许多,难题很困难,如何克服?我们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念头。
“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”,只有这样,才气在漫长、曲折的发展门路上前行。听完课后,我梳理了大咖们的念头,主要包罗好奇、缔造、助人、自助。我的念头是先想助人,然后想要自助,接着发生了好奇,但对缔造,体会不深。
你呢?好奇皮亚杰说,每个儿童都是天生的科学家。李孟潮老师认为,“我们每小我私家都有一个喜爱研究的内在小孩,而我们要做的是首先让这个内在小孩出来,自由自在地探索种种问题”。张海音老师认为,“成为心理咨询师,要对人的生活方式以及人的心田、情感、理想和思维,有着富厚的兴趣和探索欲望”。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好奇心,否则就很难胜任咨询师职业。
想想,每次50分钟的咨询,如果没有对来访者的好奇,那么咨询历程就是一种自虐!缔造施琪嘉老师回忆从业之路时提到:在受过严格的科学训练、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条理以后,开始对那种随意的、有缔造性的思想、行动和行为感兴趣。而视察这种行为的最好的地方有两个:一是去舞厅看现代舞,例如20世纪80年月的迪斯科,常有这种随意的行动;二是去神经病院,不要用精神科医生的视角把那些行为归结为病理性症状,而是用普通人的视角去视察,你就会发现病人的现象很是有趣。施琪嘉老师从客观行业转到主观行业事情,就是憧憬主观行业有更多的缔造性和无限的可能。每个来访者讲的故事,都不尽相同,咨询师要帮来访者解决问题,必须用缔造性思维,与来访者一起生长一种新的关系,这极具挑战性和缔造性。
和人打交道,是世界上最有意思的事情。助人张海音老师认为,“成为心理治疗师,有一个潜在的念头,即通过这样的事情,弥补自己潜意识中的忸怩感”。忸怩感,是人类配合的强烈情感。
每小我私家或多或少都市有,只是有些人能察觉到,有些人察觉不到。咨询师通过资助别人,做一些利他事情的同时,也修复了自己的忸怩情感。利他,是一个成熟的防御机制。通过助人,资助来访者看到自己、挣脱难题,对来访者和咨询师自己,都有利益。
自助李孟潮老师在课程中提到了“受伤研究者”。“受伤研究者”,就是我们有伤口,我们研究的工具就是伤口所在。
《躁郁之心:我和躁郁症共处的30年》,盘踞《纽约时报》脱销书榜凌驾20周,获《华盛顿邮报》年度最佳图书大奖,全球15种语言刊行。本书的作者凯•雷德菲尔德•杰米森,既是躁狂抑郁症患者,也是很是知名的躁狂抑郁症专家。
这种情况在咨询师行业很是普遍。有什么病,就成为什么病的专家。
03.认识自己古希腊神庙德尔菲神庙上镌刻着铭文,“认识你自己”。赵旭东老师在课程中讲到,“正人者先正己,助人者先自助。身为心理康健事情者,我们要有措施资助自己。
把自己当做需要经常修理、增补和保健的工具。”赵老师的提点,让我想起一句话“你是什么样的咨询师,比你用什么样的咨询技术重要”。就像我们在教育孩子时,经常听到,“你是什么样的家长,比你怎么教孩子重要”。
在心理咨询中,心理咨询师就是治疗工具。所以我们要对自己有着充实的认识。赵旭东老师提了一些问题,来资助我们认识自己:我是谁?我跟别人的界线在那里?我为什么发展为现在的样子?我在多大的水平上决议自己的事情?什么事情对我重要?我做的事情有什么社会性意义?我对别人抱有什么样的信念?04.咨访关系徐勇老师在课程中提到,“所有人际关系内里,来访者和咨询师之间的关系最庞大”。咨询师一般差池熟人做心理治疗,所以大部门情况下,来访者对咨询师一无所知。
来访者跟咨询师之间的关系,什么关系都像,像怙恃、同学、朋侪。来访者跟咨询师之间的关系,又什么关系都不像,而且,某种情况下,这种关系是单向的。施琪嘉老师提到,“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科研,它评估了对心理咨询起效的差别因子,在七个关键因素中,排名第一的就是关系”。因此,不管哪个门户,只要咨询师与来访者关系好,治疗效果就好。
对新手和内行咨询师举行评估,发现新手咨询师的治疗效果,不亚于内行。分析原因发现,新手经常会坐卧不宁,怀疑自己是否收费高了、自己是否没有内行厉害等。
这些忸怩,使得新手咨询师对来访者充满好奇和尊重,从而,真心实意地想去资助来访者。而来访者也能感受到初学者发出的善意。这种咨访关系就起到了作用。
另外,需要注意的是:咨访关系中,赵旭东老师认为要“把来访者当人看”。不要把来访者当成坏掉的机械,也不要把他们当成敌人和对手,也不提倡把来访者当结婚人。
如果跟服务工具酿成亲人关系,来访者对咨询师会有对亲人一般的期待。互动关系就会没有界线,咨询师就不能坚守专业原则,以致发生纠纷。05.中西方差异有许多事情,咱们看起来是顶天的大事儿,但放在外洋,他们甚至懒得瞅上一眼。中西方的文化差异,一定会造成治疗理念上的差异。
文化差异邹政老师在课程中提到:中国人的关系更多的是融合,从依赖走向分散;而西方人处在相对独立的阶段,很小的时候就跟怙恃离开,有自己的婴儿抚育室。所以西方人在心理上很容易分散,他们更多面临的是孤苦感的问题。
这种差异没有优劣之分,只是完成的任务差别。心理咨询来自西方,所以只要求来访者独立。
而中国人的养育方式和传统农耕文化都强调融合和依赖。因此,如果片面地接受西方文化,这对我们来说并不容易。薛伟老师也提到:从外貌上来看,西方文化强调个体化存在,即自我或自我存在感。
而东方主流文化一直强调趋向无我状态,不主张和强调个体性自我。西方是不停分散的文化,成为自己就酿成了不停分散的历程,最终走向孤苦,获得人定胜天的状态。东方是融合文化,通过不停让自己融合到更辽阔的体系中,消除小的个体性自我来获得一种平静,获得天人合一的状态。
西方人不停与心田的孤苦感斗争,不停蒙受自己的孤苦以维持自己的存在;而东方人则不停消除孤苦感,不停地去寻找亲密。治疗差异刘天君老师提到:西方心理治疗中,每个门户基本上都是问题取向。
无论是精神分析、系统家庭治疗还是认知行为治疗,都是要解刻意理问题。区别在于,有些学派问题取向重一些,有些学派问题取向轻一些。来访者带着详细问题来找你,这个问题是来访者要求解决的问题,也是治疗师关注的问题。东方治疗是境界取向,不解决详细问题,而是提升境界,把你带到没有问题的地方。
施琪嘉老师说,如果用治疗理念来明白中国的哲学观,就是:用自己的气力来修复自己。好比,西方有个名词叫低交流,我要是不懂,我就问你。
问你跟怙恃的关系或者已往发生的事情等。但在东方治疗理念中,并不问你发生的事情,而是关注你是不是具有解决问题的气力。
如果感受到你的气力比力弱,那我们就来做一下正念或者修习禅宗,从而让你的气力变得强一点。东方治疗理念不关注来访者的详细问题,而是提升来访者的能量和境界;西方治疗强调小我私家主义,小我私家治疗就是资助来访者从家庭中分散出来。在中国,家庭关系才是最宁静的关系,回归家庭心里才气平静。
06.发展建议综合列位大咖的发展体会,梳理了他们提出的建议,总结如下面上铺开,找到兴趣。全面相识精神分析、认知行为、催眠以及家庭治疗等疗法,然后从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偏向,围绕这个偏向举行系统的深入学习。深入培训,不停学习。
刘丹老师,先通过中德班的履历,搭建起系统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技术框架;然后,用了6年左右的时间,学习了米纽秦、李维榕老师的结构式家庭治疗和玛丽亚·葛莫利的萨提亚心理治疗;还花了6年的时间,学习了传统精神分析和现代精神分析人际关系取向的精神分析;还跟杰弗瑞·萨德学习了艾瑞克森式催眠,跟加拿大亚历山大老师学习了以NLP神经语言法式学为基础的催眠;厥后,接触到后现代的理论和技术。自我体验,案例督导。
自我体验可以资助我们获取康健的自我意识,案例督导可以资助我们获得指导,制止职业疲倦。实践是最重要的事。只要用心、真心、真诚地资助来访者,哪怕没有履历,也可以一边接受督导,一边实践。不实践、不训练,是没有措施成为一名咨询师的。
邹政老师建议,可以从在社区做免费咨询开始,但时间不要太长,因为没有收费,技术就不会提高。免费个案实践不要凌驾一到两年,然后开始做收费个案,同时找一位督导师,确立自己治疗的基本门户之后,增加其他门户的学习。好比,邹政老师先学习的催眠治疗,然后学习了家庭治疗。
这些门户会增加你的视角,同时消化你的情绪。造就自己的兴趣和喜好。徐钧老师提到,一个咨询师所接受的最有活力的训练来自他的生活。一个优秀的咨询师应该是一个会生活的人。
咨询师不应该跟生活脱节,他在心里去明白另外一小我私家的时候,包罗着他对生活的明白。如果对自己的生活缺乏体验,仅从理论而言,他就很难明白来访者;纵然明白,也只是理论指导性的明白,对许多来访者来说,他的明白没有生命力。07.推荐书籍以下梳理了大咖们的推荐读物(既包罗了大咖们特意推荐的读物,也包罗大咖们提到过的读物):张海音老师推荐《精神分析入门》、《精神分析治疗指南》、《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简明指南》、《精神分析案例剖析》、《精神分析治疗》、《人我之间》、《客体关系心理治疗》、《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》。杜亚松老师推荐《生长心理学》、《儿童神经病学》、《儿童心理障碍治疗学》。
刘丹老师推荐《家谱图评估与干预》。李孟潮老师推荐《红书》、《释梦》、《对死者的七次布道》、《1Q84》。邹政老师推荐《诊疗椅上的假话》、《疾病的希望》。
徐钧老师推荐《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理论及其案例》、《精神分析五讲》、《精神分析纲要》、《自我和本我》、《神经症同人》、《性学三论》、《自体的分析》、《自体的重建》、《精神分析治愈之道》、《精神分析人格诊断》、《心理动力学个案分析观点化》、《当事人中心疗法》、《以人为中心心理实践》、《聚焦趋向心理治疗》。要读一些哲学的工具,如,马丁·布伯的《我与你》、海德格尔和叔本华的作品、中国的一些佛学作品以及《易经》《老子》《论语》等。你可能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如何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? 减肥,也是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 浪不起的“中浪”,满怀感谢的看着“韭浪” 如果以为此文还算有用,贫苦在阅读后,顺手点赞,并转发,以示勉励!“点赞”和“转发”,可以满足我小小的虚荣心,谢谢!回复“大礼包”,可获取阿倪犸收集的经典电子书哦。
#心理师赋能行动# #心理咨询师说#。
本文来源:爱游戏体育app-www.sixibaozi.com